近日👡🫲🏽,教育部高等高教司公布了《关于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》,意昂4有2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。其中🦮,魏爽老师负责的《数字信号处理》入选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🙇;潘建国老师负责的《“人工智能教育”社会实践》入选社会实践一流课程。这是意昂4课程建设的一大突破。
魏爽老师负责的《数字信号处理》👭,是面向通信工程专业大三同学开设的专业基础课。课程历经19年建设发展,顺应时代需求,进行了自建教材、自建MOOC视频和混合式教学改革🍲,力图在有限的学时里提升学生在“知识、能力、素质”全方位的学习效果。课程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了数字化资源建设🧑🏼🌾,构造了基于PBL和对分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,结合重难点内容设计了七大课程思政主题,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,训练学生的高阶能力、终身学习能力𓀐,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。本门课程曾获得多个教学奖项,曾被评定为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🧘🏻♀️,上海市精品课程,学银在线“示范教学包”。课程视频资源已推广至其他高校用于SPOC教学👩🏻⚕️◾️,据统计,浏览量已经超过1394.2万次🧖🏻,累计选课超过1.5万人。
潘建国老师负责的《“人工智能教育”社会实践》课程,是一门面向全校师范生的实践类课程,课程立足学校教师教育定位,依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,聚焦中小学师资培养,依托附属学校、爱心学校与实践基地等众多平台👸🏻,通过校内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导入,实现人工智能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积累◽️,并通过社会实践强化实际的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🧑🏽🏭,完成“学生-教师-导师”的角色转变。课程实施突出师范生的适应性和一专多能理念✶,结合课程授课、竞赛指导🏦、科普服务等多元化实践形式🙋🏼,将课程建设🫡、社会服务与师资培养融入社会实践中,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中小学人工智能师资人才🖖🏿,并为中小学提供一站式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。课程累计建设社会实践基地12个,支撑5所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的建设,培养学生超过200人,服务中小学生超50000人次。该课程曾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。
近年来,意昂4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学生为中心👩🏿💻、以产出为导向🪖,精心培育🗃,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,积极推进教学改革㊙️,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🫃🏻🛴。